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举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职业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人——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
时间:2013/08/16    来源:萄京娱乐场官网网站    浏览:3907

在教育与产业部门合作培养职教人才的过程中,文化育人日益成为培养合格员工的核心内容。不仅国内外知名企业十分重视利用本行业的产业文化进行文化育人,行业部门也同样注意自身行业文化传承创新和行业文化育人。
    针对职业教育的育人特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共同提出了产业文化育人的研究课题。
    围绕什么是产业文化,怎样在职业院校落实产业文化育人等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课题负责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
    什么是产业文化
    产业文化是一个体系,横向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行业的文化,纵向可以划分为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三个层次,在企业文化层面并列专业文化、职业文化和工作文化。
    记者:在文化育人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提出了产业文化育人,产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是什么?
    余祖光:产业文化的定义可以这样认为:是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萌生和发展的,由产业精神、经营哲学、价值观、制度、行为模式、组织和品牌形象等元素构成的物质和精神互为整合的生产性文化系统。简而言之,产业文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生产和工作方式的沉淀与升华。
    产业文化从集成结构看,是先进行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的集合,具有普遍的先进性、鲜明的时代性和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的各自特点;从组织文化角度看,包括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从人类活动看,包括职业领域的职业文化和工作领域的工作文化。产业文化是一个体系,横向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行业的文化,纵向可以划分为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三个层次,在企业文化层面并列专业文化、职业文化和工作文化。
    现代产业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现代产业体系中主要行业发展历史;二是现代产业体系中主要行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方式;三是适应现代产业的合格员工的意识与行为规范;四是体现在相关法律制度、政策和社会舆论环境中的产业文化精神。核心价值观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记者:职业教育提倡产业文化育人,产业文化相比传统文化,在育人方面有什么特殊意义?
    余祖光:产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国际产业文化潮流和社会主义中国主流文化的源头活水,三位一体构成有中国特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育人的作用,就是在培养职教人才的过程中,通过熏陶、嵌入、渗透等方式把科技与文化、认知与情感、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培养既有职业知识技能又有符合当代产业体系所需要的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
    放眼世界工业强国,他们雄厚的经济技术和物质基础背后无不具有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他们的企业和产业大军无不具有良好的产业文化素养。这种产业文化素养是先进科技和现代制度的文化基础,也是人的现代化和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萄京娱乐场官网网站国工业化历史相对较短、以及农耕文化的长期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文化与飞速发展的产业体系相比,显得严重滞后。在社会大众文化中,缺乏产业文化的正能量,民族产业文化弘扬不够,现代产业文化创新不足。在基础教育中,缺乏生产领域文化的渗透,突出表现是劳动技术和劳动文化教育十分薄弱,即使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衣食住行等各产业部门,基本文化教育内容也十分欠缺。许多中小企业社会责忍丫┯槔殖」偻锯识不强、文化积淀欠缺。这种后果,一方面体现在一些青年学生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农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从学校到企业,甚至是到外资企业,身体顺利完成了空间的跨越,精神却不一定能顺利跨越多重的文化门槛,容易造成他们的精神失落、行为失范,甚至失去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体现在诸多社会乱象,许多本不该发生的严重产品质量事故、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设备人身事故,以及严重的商业诚信缺失屡屡发生。工业化初期的错误,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一犯再犯,凸显萄京娱乐场官网网站国精神文化的工业化、城市化严重滞后。这些都说明了目前萄京娱乐场官网网站国工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工业文化发展滞后的瓶颈。
    萄京娱乐场官网网站国正面临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转型期,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对于萄京娱乐场官网网站的国家、社会、企业和劳动者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跨越。文化是变革的先导,培养为现代产业服务的人才,起主要引导作用的文化就是现代产业文化。没有现代产业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健全。
    怎样落实产业文化育人
    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工业化前期的传播知识、工业化时期的传播技能,必将过渡到后工业化时期的传播产业文化。产业文化是否能得到有效传承,将是今后优秀职业教育课程的判断标准。
    记者:产业文化怎样进入教育?
    余祖光:石化行业对186家国有、外资、合资、股份制、民营及其他类型的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实证调查发现,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结果是:在法规认知、学习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工作效率、岗位胜任力、团队合作、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与态度和对企业文化认知的8个评价指标中,企业对毕业生相关专业知识的满意程度最高,达到80%;对胜任能力达到60%;而对企业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以及企业文化认知的满意度仅有20%至40%。而企业基于石化行业的生产特点,对职工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评价结果是:在16项评价指标中,员工在质量、绿色化工与环境、节能与效益等方面的要求程度均很高,为60%,尤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高达80%。总体来看,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与现代石化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的趋势十分一致。而对毕业生的评价则发现,学校教育明显存在重科技轻文化的倾向,特别是对有石化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认知不足。这一情况在其他行业中也有同样的反映。
    学校属于社会事业组织,企业属于经济组织,校企两类不同的组织间的合作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不能忽视文化因素;二是平衡利益、化解冲突不能忽视文化互动;三是制度建设不能忽视合作文化的构建。
    教产融合、校企互动,需要通过沟通、对话,找到差距,通过合作缩小差距,获取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教育对产业的认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需要制度机制,更需要在充分沟通、对话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共识。
    记者:产业文化在各行业的内容并不一样,推广有何策略?
    余祖光:做好产业文化推广普及教育工作,需要开发产业文化教材,可以分为启蒙读物和选修教材两种类型。启蒙读物可以汇集若干个行业文化内容编为读本,开阔学生职业视野,有利于学生从以往熟悉的学习世界,快速过渡到工作世界。
    记者:如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落实产业文化育人?
    余祖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工业化前期的传播知识、工业化时期的传播技能,必将过渡到后工业化时期的传播产业文化。产业文化是否能得到有效传承,将是今后优秀职业教育课程的判断标准。
    文化变革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校企合作中,文化对接的切入点和实质内容都离不开专业与课程改革和无处不在的文化变革。职业院校不仅可以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材开发环节融入产业文化内容,而且在教学环境布置、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评价考核等环节也应融入产业文化内容,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比如护理教育,长期以来被作为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一种“技术教育”,与文化性、伦理性、艺术性没有太大关系,忽视了护理关爱本质精神的文化教育。这就造成了护理技术突飞猛进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始终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目前,文化能力已成为护理界关注的主要概念之一,开发护理人员的文化精神,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护理研究、护理管理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这必然影响护理教育方面的变革,也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记者:在实习实训中,产业文化育人应该怎样体现?
    余祖光:实训实习是职业院校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依托实现产业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育人环节,学生进入或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现场,使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专业教育与职业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岗位做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将体验和经历真正的工作氛围,感受工作文化,如企业化的工作环境,严格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工作规范,严肃的工作态度,高标准的技艺和高效率的工作作风等。所以,这是产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最直接的教育环节。企业实习更是学生亲身体验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最深入的途径。
    实习实训与产业文化对接的重点,要通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很好的养成训练,缩短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转换的时间和距离,真正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成才快”的目标。一些用人市场调研发现,企业老总“坚决不招应届毕业生”背后的原因,不是技能和知识的问题,是学生不能适应企业文化和基本素质不能达到企业标准,企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融入企业的教育和行为修正。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实训管理、实训平台、实习内容、实习指导、教师能力等环节,要融入产业文化育人的内容、方式,并加强效果,必须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文化相融合。
    记者:完全企业化的实习实训,在育人方面有没有弊端?
    余祖光: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为根本出发点,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学校文化追求的终极意义是社会效益。但是,两种文化在终极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和核心价值的同质性。两种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各有特点,如果能够相互对接和贯通融合,才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佳境界。
    引进企业文化不等于全盘接受,否则将导致学校文化的自萄京娱乐场官网网站迷失并进而使校园文化丧失了相对独立性,失去了本身的特色。职业教育在融合企业文化的同时,负有传承优秀企业文化,推进和传播先进企业文化的职责。因此,学校专业特色文化的构建,应当把优秀企业文化的精华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这是职业学校推进现代产业文化发展的社会责任。
    产业文化育人的关键在师资
    学校文化变革首先是教师自身的文化变革。产业文化的引进,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产业文化素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率先提升自身的产业文化素养。
    记者:校企文化融合是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方位融合,包括理念、环境、管理、制度、行为、精神等方面的融合,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引入和融合,需要怎样的师资队伍来保障?
    余祖光: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校企合作引发的学校文化变革首先是教师自身的文化变革。产业文化的引进,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产业文化素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率先提升自身的产业文化素养。
    在很多学校,大部分教师对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实训教学模式还不熟悉,一种新的模式引进伊始许多老师处于消极执行的工作状态,不能主动、严格、认真地执行工作标准。个别教师的工作懈怠,管理不严甚至酿成了安全事故。例如,有的学生擅动机床,造成机床卡盘三爪被撞掉;有的学生袖口被搅在加工的工件上,导致手臂受伤。这些事例说明,教师的产业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推动教学改革进程的主要障碍。
    为提升教师产业文化素养,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创造有利条件和激励机制,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客观认识和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中对提升教师产业文化素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教师在校企合作中深入企业、密切联系实际,在提升本专业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产业文化的熏陶,增强自己对本行业的了解、兴趣与热爱,培养行业文化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个有效的办法。在提升自身产业文化素质的同时,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中、在指导实习实训中、在自己的管理服务岗位上努力开展产业文化育人。
    二要帮助教师努力完成自身再社会化的转变。提升产业文化素养是教师一次深刻的再社会化。青年教师从大学来到职业院校,逐步熟悉教学内容方法、适应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熟悉学生管理,成为一个合格教师,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次的社会化。如果青年教师能够主动深入企业、锻炼自己,在工作中再学习,就开始了再社会化过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习产业文化、了解行业概貌,掌握企业技术变化、劳动组织变革,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企业同行一起开发课程教材、一起建设实习基地,处处都是再社会化的课堂。人都有一种惰性,倾向于留在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习惯和经验的“舒服区”,教师也不例外。在校企合作的综合改革中,需要教师大胆跨越产业文化的门槛。
    三是职业院校的领导,要从教产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局的高度,明确产业文化育人的目标和任务,为提升教师产业文化素养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要为教师提升教师产业文化素养创造企业实习、工作机会,并提出要求和考核指标。应当着力建设校内产业文化育人环境,便于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在工作的同时积累产业文化底蕴并提高产业文化育人的能力。还要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师在采用新教材、运用新方法和接受新观念三个层面,投身文化变革。
【产业文化育人案例】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模式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强化航运企业文化教育为主线,沿专业建设、专业改革、质量与管理、毕业生素质的脉络,制定了航海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在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航运企业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抓住航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开发了《航运企业与航海职业文化》教材,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航海精神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学院与中国海运集团合作形成“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邀请航迹全球的老船长、贡献卓著的老劳模担任专业教员,从蒸汽机轮船到30万吨的超级油轮,从观星测天到全球卫星定位,从沿海航运到驰骋四大洋,展示中国海运集团航运文化所承载的内涵,使学生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学院还提出了航海实践型师资队伍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要求,并结合上海市教委正在推进的“高校教师企业践行资助计划”,把航运企业文化在学校教学中进行传播,改变传统航海教育“重知轻行”,课堂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从教育方案、环境布置、实训设施、教育人员、海上践习、工学互动等方面着手,在校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模式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把护理文化教育作为主旋律,在现有的文化课程教学中强化护患沟通等应用性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将文化应用性知识与技能融入专业教学的相关环节,探索技术与文化的结合。同时,系统构建护理教育的文化内容,根据全球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护士的核心能力的要求,结合中国的护理实际,从护理文化视野出发,构建护士文化核心能力群,主要包括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学校针对护理教育的专业特色,系统开发语言类的《护士用语及写作技巧》、思维类的《护士思维及诊断技巧》、传播类的《人际沟通》、文化类的《护理文化》,突破传统的学科框框,体现以文载医、医文统一的理念,把语言、思维、传播、文化从文化教育大一统的混合体中分离出来,以所有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事迹为文化护理的杰出典范,形成了系统的护理文化教育。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模式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引企入校”,在珠宝专业教学中开展“公司制”教学法的改革,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了解工作程序和规范,体验企业文化,为学生跨越企业文化门槛铺设了跑道。校企共同研制珠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用工作进程和工作任务书替代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计划,开发出由《能力标准》、《知识标准》和《职业规范标准》等组成的课程标准,成绩评价也按照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办法进行。学校成立了“树信珠宝商行”,建立公司制教学法的实践平台,在职业精神、职业理想和职业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开展实践与探索。
    公司制教学法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进入岗位提供了过渡环境,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得到训练,真实的岗位任务有效提高了学生兴趣,学生学到的是实用的技能。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督评者,学习活动真正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工作中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和学习力,学生按班次上岗,考勤、打卡制度等让学生体验职业人的感觉,为适应将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实现了学生技能知识、行为态度、遵守规范的有效结合。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